【防汛抗洪学生志愿者专题】主动“补位”,抗洪勇担当——刘文涛

  责任编辑:梁彬 李文慧  时间:2020-08-23  点击数:

通讯员:董诗瑶入汛以来,全国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软件1908班刘文涛同学的家乡,也遭遇了严峻的汛情

刘文涛于7月3日回到了家乡武穴市花桥镇第二天晚上暴雨就来了,县城里的低洼路段全部被淹没,村里池塘的水位也已接近路面,村委会紧急招募志愿者防汛抗洪。在听到招募消息后,刘文涛毫不犹豫的报了名。“我们刘六西村位于太白湖旁,东河坝下,汛期很是严峻。考虑到我家离堤坝最近,在征求了父母同意后,我主动向村干部申请将我家作为抗洪休息点。”

为了对抗洪涝灾害,大家贡献出了家中的蛇皮袋,村干部调动铲土机运来了一车又一车的沙土,刘文涛的工作就是将沙土装入蛇皮袋中,再将沙袋堆砌在堤坝上,防止堤坝溃口。刘文涛他们忙碌了整整两天,把湖堤坝的地方用土袋堆高了50公分,堤坝上也安排人员24小时驻守关注水位。“堆砌好堤坝后,村干部没有继续让我留在一线驻守。但我随时待命,有需要的地方我都主动去搭把手,每次到了饭点我会烧好热水,为一线的工作人员们准备泡面,算是尽我的微薄之力。”

刘文涛和志愿者们一起将沙袋堆砌在堤坝上

7月8日,荆竹河堤坝溃口,附近的村庄、田野全被淹没,中部战区部队300多名官兵连夜救援。“那天夜里,花桥镇荆竹河堤岸灯火通明,机械轰鸣,铲土、装袋、上车、卸土……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兵哥哥们艰难抢险的背影给了身处受灾一线的我们很大的力量。”7月9日一早,刘六西村接到了紧急转移的通知,要将村民们撤离到临时救助点花桥小学。街坊们用私家车帮忙送居民、搬物资到站点,大家互帮互助,没有一丝混乱。刘文涛安顿好奶奶后,他主动前往协助安顿后续前来的村民。“当时有个老奶奶过来找我们,非要回家一趟,说是家里的母鸡还在一楼,不能让洪水冲走了。为了帮老人,我们又返回村里将她家中的母鸡转移到安全的地方。老人看到我们拍回的照片才安心休息。”就这样,经过了5个多小时,刘文涛他们终于将57户270多余村民安全转移到救助点。

登记安顿到救助点的村民信息

7月5日-7月24日,我院刘文涛同学始终坚守在抗洪志愿者的岗位,他是受灾群众中的一员,也是抗洪志愿者中的年轻力量,“我的能力有限,但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,为家乡出一份力。”面对自然灾害,他没有畏惧,没有逃避,主动担负起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。

刘文涛说“洪水没什么可怕的,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的决心,我们有党的领导,还有官兵们不怕吃苦的精神……”相信这段志愿抗洪的经历一定是刘文涛难忘且宝贵的记忆,也激励他在实践中砥砺青春。

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
学院地址: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:430205 邮箱:whvcse@whvcse.edu.cn

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 鄂ICP备110101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