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周宇斌)信息学院1716班杨占山同学在专升本考试中以175分(满分200分)的高分考入了武汉轻工大学。优秀的人总有在人后默默努力的一面,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心路历程。
一、听从内心的召唤坚定报考目标
杨占山同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内敛低调的性格,“是一个想的很多说的很少的人,总有很多东西想尝试”。来到武软后,随着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做自己想做的事,学自己喜欢的东西,所以他非常坚定自己的升本之路,并确定了以武纺为目标。但是在报考的过程中,他既要面临更高的考试难度(众多的学校中只有武纺需要考高数),同时也要在闭塞的信息环境筛选备考培训机构。“在这个关键时刻,辅导员邓丹老师给予他诸多咨询帮助,同时许多已经成功升本的学长学姐们也给予了很多建设性意见,这些信息都给杨占山在规划复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基础。他说,“感谢我的室友易鼎,他跟我分享了很多很多复习资料,许多资料实际上就出自他参加的培训班,这些资料虽然不算是什么机密,但平心而论,总结的确实比较全面,比起我自己找资料复习,效率上还是高出许多”。

二、分析形势调整报考目标
“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,我没能如愿的报上武纺。大概六月二十号,报名系统开启,武纺一改往年一百多个名额的慷慨,从计算机大类招生改为细分专业,软件技术今年只招收二十人。考虑到今年本身报考人数就很多,杨占山决定不去挤那根独木桥,转而报了轻工大学。”其实转报轻工大学对杨占山而言,是异常艰难的决定。在这三个月内他几乎只学了高数,英语和C语言几乎没碰过。但他坚信一个合理的决策是能经得起逻辑推敲的,而不是直觉,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放弃优势的高数,开始复习英语和C语言。距离正式考试,但是此时还有整一个月时间考试。
三、劳逸结合合理调控复习节奏
据杨占山介绍,“我一天大概学习六个小时,其余的时间休息,调整心情,保证我不会有心态上的问题,休息的时候我会出去转转,也会跟朋友打打游戏。越是听着越是振奋人心的大道理和经验越是不实用,找到你自己的生活节奏很重要。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生活足够有趣才能让你有动力去期待明天,我们都有情绪,不能把自己当代码跑,去复制粘贴那个别人口中一天学习二十个小时最终成功的奇迹。就我个人感受而言,如果可以在六个小时内心无旁骛,效率拉满,坚持下来,效果也相当不错,完全配得上专升本上岸的标准”。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,压力也骤然增加。“晚上睡觉之前,我不自觉的会想起来白天看过的那些英语,还有写错的那些题目,本身我睡眠质量就一般,失眠也算是常事儿”。
辛勤的努力终换成美好的结局,但杨占山同学依然保持谦虚。“我真的很幸运,这确实是个微不足道的成绩,也真的受到了许多许多周围人有意无意的帮助。包括我的那些老师和与我一同学习了三年的同学们。”